(1) 甚麼是「三歲定八十」?你同意嗎?何解?
總體來說,有一定數據支持,普遍性地認同,我是其一,但多了一個外在因素,就是神的介入,當耶穌進入人的生命,那巨大的改變力量可將一切逆轉。
(2) 試列舉例子說明「生命影響生命」
彼得的急躁和過分的自信心,及日後愧對耶穌等等,都因得到耶穌的接納,而勇於承擔,生命成為當代人的祝福。許多別的基督徒的生命言行對我在信心的建立,都有一定的作用,並且一起印証耶穌生命的真實。
(3) 一句描述「生命」的金句。
箴 言
3:18 她(智慧)與持守她的作生命樹;持定她(智慧)的,俱各有福。
4:13 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它是你的生命。
4:22 因為得著它(智慧)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
8:17 愛我(智慧)的,我(智慧)也愛他;懇切尋求我(智慧)的,必尋得見。
8:22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智慧)。
8:34 聽從我(智慧)、日日在我(智慧)門口仰望、在我(智慧)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
8:35 因為尋得我(智慧)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
耶穌就是神的智慧,有耶穌就有生命! 願人人有耶穌!!
Shared by Ina
~~~~~~~~~~~~~~~~~~~~~~~~~~~~~~~~~~~~~~~~~~~~~~~~~~~~~~
(1) 甚麼是「三歲定八十」?你同意嗎?何解?
以下文章的說法,我頗為認同
"我认为,三岁定八十,是有道理的。
说三岁定八十,定的并不是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本事,而是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也就是说,一个人三岁时(幼年)表现出来的性格、脾气,和他在八十岁时(成年)表现出来的性格、脾气是差不多的,或者说差别不大。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后天受到的教育和经历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改变他原来的某些性格、脾气。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改变通常是部分的,而不是整体的;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如果说确实有人幼年时的性格、脾气与成年时的性格、脾气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那么我认为,相对于全人类来说,这也只是事物发展的特殊性,而绝不是普遍性。"
(2) 試列舉例子說明「生命影響生命」
我因家貧及兄弟姊妹衆多的原故,小學畢業後要面臨絶學的困境,我六年班的班主任主動探訪我母親,了解實情,之後更提出為我繳納中學一年級全年的學費,他更寫了一張便條給我,說明他幫助我的原因,不是為什麼,只是他也是靠叔叔的資助才能完成中學課程,他希望我開心地接受他的幫助,他不希望有什麼回報,只盼望我將來有機會的話,也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班主任的慷慨解囊,影響著我一生對"接受幫助"及"幫助他人"有著正面的影響。
(3) 一句描述「生命」的金句。
羅馬書 5:11
「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 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 神為樂。」
Shared by Loretta
~~~~~~~~~~~~~~~~~~~~~~~~~~~~~~~~~~~~~~~~~~~~~~~~~~~~~~~~
(1)
甚麼是「三歲定八十」?你同意嗎?何解?
It's the
age-old nature vs nurture controversy.
Sometimes/some situations, either nature or nurture can be the dominant
factor. Sometimes, it's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that influences the outcome.
Without specifying the scenario, it's inappropriate to make any solid
generalization.
However,
from a personal perspective, I strongly reject this saying. It would make me a victim of the past. I would rather believe a more inspiring or
'responsible' quote -- "With respect to my fate, I'm the captain of my
ship".
(2)
試列舉例子說明「生命影響生命」。
Example: physical life. Only living animals can procreate and give
lives to new babies.
As a
rule, (also a physical law as well as a spiritual law), you cannot give someone
what you don't have.
Only
genuine life in Christ produces. It's a
big misunderstanding: We thought that
ministries or Christian activities produce.
But it's an illusion, just like believing that sexual activities or the
act of procreation can make life.
Actually, it's the parents that give life.
(3) 一句描述「生命」的金句。
Mat
28:19-20 Only disciples can produce
disciples. We misunderstand that an
organization or ministries can produce disciples. Last month, Pastor Tang named this
phenomenon as "ministry schizophenia".
Shared by Eric Lau
~~~~~~~~~~~~~~~~~~~~~~~~~~~~~~~~~~~~~~~~~~~~~~~~~~~~~
(1)
甚麼是「三歲定八十」?你同意嗎?何解?
"Three
years old shapes the age of 80" means that a person's character is formed
from the birth to the age of 3, then it will carry on until the age of 80.
I don't
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It is because
a person's character can be changed after the age of 3 by other factors, e.g.
environment, peer influence and so on.
(2)
試列舉例子說明「生命影響生命」。
The
example that I take is "Mother Teresa". She is full of God's love and many people
follow her example to take care of the poor and unfortunate people.
(3)
一句描述「生命」的金句。
John
14:6a
Jesus
answered, ' I am the way and the truth and the life......'
Shared by Queenie
~~~~~~~~~~~~~~~~~~~~~~~~~~~~~~~~~~~~~~~~~~~~~~~~~~
(1)
甚麼是「三歲定八十」?你同意嗎?何解?
為甚麼有「三歲定八十」這句說法?從字面來看,是否從一個人三歲時的各樣表現便可以預知這人往後的日子表現如何?是否沒有改變的餘地?「三歲定八十」?原來在心理學和科學上都有其根據。
號角月報香港版在2009年6月有一篇定名為「三歲定八十」的文章,文中作者引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理論。指出三歲前的兒童期是重要的學習期。因為在這期間,他們吸收能力非常強,記憶力也相當驚人,似乎想瞭解整個世界的任何事物。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報告,剛出生嬰兒的大腦,其腦細胞大多還沒有開始運作。這些將要發達的腦細胞,正好在三歲前完全形成。腦細胞之間的互相聯結,恰好約在出生至三歲的時間。而事實上,整個結構的70-80%,在三歲以前就已經完成了。隨著大腦組織的進展,腦的重量也跟著增加,而且在出生後六個月就增為兩倍,三年就增至大人的80%。
人的性格發展可從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而成。由於孩童在三歲前的階段吸收和記憶力強,但仍未懂得分析事物,好像白紙一般,給他甚麼便接收甚麼。所以在這階段給與適當的培育和教導至為重要。而在嬰兒時期,他所處的環境多在家中,故此對孩童在性格行為上的培養、思想和價值觀的教導,在這時期正確的家庭教育對孩童是十分重要,行為當然會因成長而變,但價值觀並非一朝一夕而建立,而是因應兒童期發生的事而改變的。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憑別人的言行、價值觀看法,去判斷出他(1)兒童期是怎樣過的,或(2)在怎樣的家庭中生活,或(3)他的家庭怎樣教育他。
所以我同意「三歲定八十」的看法。因為「定」的不是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本領,而是一個人的性格、脾氣。但可能也有例外,因為一個人可以藉後天受到的教育和經歷對他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改變他原來的某些性格和脾氣。
從以上看出,教導孩童應從小開始,培養他們正確的思想行為,從小便為他們奠定做人的基礎,以至在日後要面對社會和人際種種問題上都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處理。正如聖經箴言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不也正是應用在「三歲定八十」這句話之上嗎?
再想一想,這句話也可應用在我們信徒身上。初信者是否好像嬰孩一樣,需要父母悉心的照顧和教導,正如我們要有好的跟進栽培,為信仰打好基礎,讓聖靈常住心內,有神話語時刻提醒。以致日後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懂得跟隨神的旨意,行出真道,活出真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指人的品性形成之後便很難改變,這也是「三歲定八十」所要提醒我們的。但這也不是絕對,因為只要我們能夠真心依靠神,讓神作改變的工夫。因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參馬太福音19:26;馬可福音10:27)
願我們再反思,倘若之前未曾有有系統的栽培或願意在信仰上重新扎根,盼望能立志再次回到神面前學習實踐,讓神作改變的工夫。讓我們的信仰有根有基,無論面對任何逆境困難,都有神的話語提醒我們,堅定我們,讓未信之人在我們身上看到神的大能。願彼此共勉。
(2)
試列舉例子說明「生命影響生命」。
在我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其中一人是我母親,雖然她學識不多,但從她口中的教導和她在生活中的實踐如樂於助人、準時和節儉等,在某程度上也不知不覺的在我的生活中做成影響。就拿準時來說,很多時自己都會預鬆一些時間,希望不會遲到或要人等候。有時甚至預鬆到惹來妻子女兒之投訴。
(3)
一句描述「生命」的金句。
約翰壹書4:11-12:「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祂兒子裏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Shared by Norman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