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無可能」–何解?
本課堂目標
- 說明「改變」與「作門徒」的關係
- 探討學員在日常生活中認為「無可能」的事物
- 帶出事物的多面性如何影响我們的生活態度
說明「改變」與「作門徒」的關係
探討學員在日常生活中認為「無可能」的事物:
夢想 1﹕秋日駕駛 生活 1﹕準時赴約
夢想 2﹕明白福音 生活 2﹕考試合格
夢想 3﹕信主 生活 3﹕舉世觸目
這些表面看似平常的事物,若加上當事人的處境及那些"不會發生、不能改變、不能控制"的因素,便成為極之困難的事物,我們往往稱這些為「無可能」的事物。
困難 → 無可能 → 無行動 → 無改變
有了「知識 Knowledge」, 加上不同「角度 Perspective」,便會得出不同的「觀點 View」
究竟是美少女被在旁的男仕所騙?
還是該男仕被老婦的打扮蒙遮了呢?
在日常生活裹,我們透過學習得到知識、透過經驗對事物產生不同的觀點,漸漸地累積成為我們的生活態度。你是否因為過去遭遇的無數困難而形成一種「消極、被動、刻意逃避、灰心放棄」的生活態度?你是否享往那種「積極、主動、願意承擔、充滿盼望」的豐盛生命呢?
我們若能透過不同角度去了解事物的相互關係,便較易判斷其相對的重要性,從而校準我們的生活態度,這對從神的角度去了解生命甚有幫助。
下一課﹕我、你、他–如何抉擇?
功課﹕
1. 甚麼因素影響我的抉擇? 請列舉事例。
2. 一句「抉擇」的金句
1. 甚麼因素影響我的抉擇? 請列舉事例。
2. 一句「抉擇」的金句